欢迎来到视光之海官网

合作热线: 400-688-9193

联系方式

了解更多详情,拨打合作热线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合作热线: 400-688-9193

行业动态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儿童弱视有哪些类型

时间:2024-09-07 17:47

弱视为常见的儿童眼病,根据儿童视力发育规律,年龄3~5岁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0.5,6岁及以上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0.7,在视觉发育期,由于单眼斜视、未矫正的屈光参差、未矫正的高度屈光不正、形觉剥夺引起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的视力为弱视,或双眼视力相差2行及以上,视力较低眼为弱视。

image.png

弱视有哪些类型?

1、剥夺性弱视:如白内障或上睑下垂等。

2、斜视性弱视:患者无法成像到黄斑区,导致黄斑区的功能不一致。

3、屈光参差性弱视:两个眼睛度数相差较大,两眼成像大小不一致。

4、屈光不正性弱视:一旦发现要及时佩戴眼镜,调整视力。

5、器质性的弱视:

先天性白内障

先天性白内障是指出生前后即存在,或出生后一年内逐渐形成的先天遗传或发育障碍导致的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眼病,是造成儿童失明和弱视的重要原因。

病因可分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不明原因三大类,主要表现为白瞳症、眼球震颤、斜视、畏光等。主要通过屈光矫正、视力训练以及手术治疗来恢复视力,减少弱视的发生。

晶体脱位

正常晶体位于眼球腔前半部虹膜后方,晶体脱位会引起严重的屈光改变,表现视物不清视力下降,在幼儿发病会导致弱视。多种病理因素造成晶状体移位为晶体脱位,为遗传性疾病,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少数为常染色体稳性遗传。

视网膜色素变性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亦称为色素性视网膜炎,是一组以进行性感光细胞及色素上皮功能丧失为共同表现的遗传性视网膜变性疾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毯层-视网膜变性,以夜盲、进行性视野损害、眼底色素沉着和视网膜电图异常或无波为其主要临床特征,也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致盲性眼病。典型的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均有夜盲,这种进行性夜盲的发生年龄和程度不一,多数起始于儿童少年时期。

黄斑缺损

先天性黄斑缺损在临床上比较少见,有的可能与发育阻滞有关,有家族或遗传史。有的可能为胚胎期感染所致。先天性黄斑缺损的发病机理是,色素型黄斑缺损病变只累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层或脉络膜全层缺失;无色素型则视网膜和脉络膜均受损害。颜色变异很大,自幼视力高度不良,眼底形态多样,缺损多呈圆形或横椭圆形。

如何预防儿童弱视?

一是对于弱视的防治应从准妈妈做起,孕期应该合理膳食,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保持愉悦的心情,提倡优生优育,定期检查。若母亲有屈光不正,则后代应及早检查,小儿出生后就进行眼病筛查,仔细检查屈光状况及观察是否有器质性的疾患。

二是注重生命早期1000天,坚持母乳喂养,合理添加辅食。同时,家长要培养儿童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饮食习惯,多吃粗粮、新鲜蔬菜和水果,增加必要维生素的供给。还要经常督促小朋友注意用眼卫生,在采光充分、照明充足的视线下看书写字,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等。

6周岁之前是视觉发育和双眼视功能的敏感期,在此发展时期若出现斜视或形觉丧失等,可导致弱视。9岁以后即使有上述问题,发生弱视的可能性也会大大降低。

早发现、早检查、早矫治是关键,因为弱视治疗效果与发病年龄及开始治疗的年龄都有关,最好在六岁前开始矫治,这样疗效最佳。另外,弱视治愈后还可能会复发,需要观察2到3年。

首页 产品 电话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