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斜视?
斜视是指双眼注视同一事物时,两眼不能够同时注意同一目标,一只眼注视时,另一只眼视轴偏离平行的异常眼位。
斜视是导致儿童视觉发育障碍的常见眼病。
斜视的形成原因:
屈光不正是儿童发生斜视的高危因素之一。目前已明确将近视眼加入到外斜视的危险因素中,预防和控制近视加深可降低发生外斜视发生风险。因此,尽早进行屈光不正的诊断与治疗,可有效降低斜视的发生的几率。
斜视的危害
孩子如果出现斜视,治疗不及时,会影响双眼视觉功能发育。
影响立体感
不能精确判断物体距离,在从事一些工作,尤其一些精细的工作,例如医生、飞行员等可能会受到影响,甚至不能胜任。
长期斜视还可能会引发弱视
长期斜视还可能会引发弱视,即斜视性弱视这两种眼病都是不能自愈的,一般要先治疗弱视再治疗斜视,治疗弱视是很漫长的过程。
造成心理疾病
外观的异常可能造成儿童心理发育异常。外观的异常会使孩子自卑、内向、自闭、社交障碍,严重时会出现心理扭曲。
长期斜视还会引发屈光不正
屈光不正的意思就是近视、远视、散光等等。所以如果不及时治疗斜视,也会发生这些问题。
如何预防斜视?
后天性的斜视是由方法不当引起的,因此,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可以避免孩子出现斜视。
经常变换睡眠的体位
经常变换孩子睡眠的体位,有时向左有时向右,可以使光线投射的方向经常改变,就能使宝宝的眼球不再经常只转向一侧,从而避免斜视。
多角度悬挂玩具
在孩子的床上悬挂的彩色玩具不能挂得太近,在多个方向悬挂,避免孩子长时间只注意一个点而发生斜视。
增加眼球转动频率
孩子幼小时期父母因经常将孩子抱起来,多走动,使孩子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好奇,从而增加眼球的转动,增强眼肌和神经的协调能力,避免产生斜视。
斜视应早发现早治
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患有斜视,应该及早诊治,不要等孩子长大后再治疗,将会错过治疗的良机,会给孩子留下终生遗憾。家长应每3-6个月带孩子到医院做一次视力检查。密切跟踪孩子的视觉健康发育情况。